伦理

传统家训的思想史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家训以家族为单位传递道德规范、治家理念、处世智慧等,是圣贤经典的世俗化、实践化、生活化载体。家训的主旨在确保子孙繁荣、家道长远,但家训不仅是针对子孙的“家教”,而且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世范”,体现了民间的思想价值取向,对基层社会运

伦理 儒家 为仁 思想史 庞氏家训 2025-10-13 02:58  3

母乳共享与人造母乳:科技进步能否解决伦理与健康争议?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3.5亿升母乳因为各种原因被浪费掉。这些母乳,本来可以挽救数百万营养不良的婴儿,甚至对一些极度贫困地区的宝宝而言都是生命的延续。“喝别人妈妈的母乳”这个本应是天经地义的生存之计,却成了如今许多人心头无法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让宝宝喝外来

奶粉 健康 科技 伦理 母乳 2025-10-12 10:26  2

我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4900字)

“农村人均农业综合资源量红线”的核心价值,在于为乡村资源开发划定了“保障线”与“潜力线”——既确保每个农民能公平享有支撑基本生活的资源份额,又为资源向市场转化预留合理空间,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的良性循环。温铁军所言“农业是百业”,正是对“综合资源量”

乡村 伦理 温铁军 资源量 再教育 2025-10-07 09:31  3

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第十八章 AI时代的挑战与回应】

我们正置身于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所驱动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性变革浪潮之巅。这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革新,更是对人类社会结构、经济运行模式、个体认知框架、情感体验方式乃至文明演进轨迹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重新塑造。它既是一场源于技术理性的效率革命,也是一场触及人类心灵深

研究 人工智能 自主 心理学 伦理 2025-10-06 01:13  2

23岁网红直播攀岩坠亡:观众目睹死亡的直播伦理之殇

当死亡成为一场实时直播的"压轴戏",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这个全民围观的时代?10月1日,23岁攀岩网红米勒在挑战"酋长岩"时,不仅将生命永远留在了悬崖峭壁之间,更将最残酷的死亡瞬间通过直播间传送给了数以万计的观众。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实时直播的

直播 攀岩 坠亡 伦理 攀岩坠亡 2025-10-05 07:40  3

黄国昌养「狗仔」的传播与新闻伦理

民众党主席黄国昌遭「镜传媒集团」的《镜报》、《镜週刊》连续揭露,长期指挥一个跟监偷拍绿营政治人物的「狗仔集团」,其中关键人物是一名任职于官方媒体中央社的S姓女记者(事后被证实是谢幸恩),同时化名「萧依依」在《民报》撰文刊登所谓「揭弊」报导。与此同时,黄国昌再被

狗仔 传播 黄国昌 伦理 政治人物 2025-10-02 10:08  3

《人工智能科技伦理管理服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解析(下)

人工智能的伦理审查应该审查什么内容、应以哪些维度、以何种标准进行及完成伦理审查,在《AI伦理办法》规定相关的伦理审查的治理及监管框架的基础上,将是在落地过程之中,进行人工智能开发、应用的机构和企业应考虑的最关键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相信也会

人工智能 伦理 科技伦理 人工智能法案 伦理指南 2025-09-29 22:52  3

短剧演员因吻戏遭分手:流量狂欢下的行业伦理困境与演员生存实录

"拍个吻戏就被分手,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2025年9月,短剧演员许子吟的分手声明引爆全网。这位出演过《危险的她》等热播短剧的新生代演员,因职业需要拍摄吻戏而遭遇感情危机,最终与演员男友李云鹏分道扬镳。事件背后,折射出短剧行业在野蛮生长中面临的伦理拷问——当流

分手 演员 短剧 伦理 吻戏 2025-09-03 19:18  4

张雪峰被通报批评背后:“网红老师”的流量狂欢与教育伦理之困

张雪峰的微博、抖音等五大平台账号在2025年9月24日被集体封禁,粉丝总量超张雪峰张6500万。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但真正引爆舆论的是他直播中的争议言论——他公开宣称“若战争打响,个人捐5000万、公司捐1亿”,用“老子他妈先捐”等粗鄙

教育 封禁 张雪峰 伦理 东北方言 2025-09-30 17:31  3

《熊猫的村庄》:生态伦理与精神家园的文学叩问

当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1869年的四川宝兴县邓池沟第一次记录下"黑白熊"的身影时,他不会想到这个物种将在一个半世纪后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人类生存的精神图腾。“熊猫作家”蒋林的《熊猫的村庄》以这座"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为原型,用文学叙事搭建起一座跨越

文学 熊猫 伦理 精神家园 蒋林 2025-09-30 09:58  3

明天|消费领域算法歧视的伦理反思及规制路径

身处数字时代,依靠核心算法作出自动化决策分析的人工智能程序早已浸入公众日常生活。公用政务领域的算法设计过程因国家公权力主导而不易产生风险,但民用消费领域的算法技术风险却广泛存在,尤以算法歧视为甚。消费领域的算法歧视使身处信息不对称劣势中的数据权利主体受到非公正

消费 算法 路径 伦理 算法歧视 2025-09-30 09:00  4

历史不容忘记,真相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听着孙楠那句“若你记得,我便活过”,电影屏幕慢慢暗下,心里却越来越亮起怒火。说实话,影院里我不是在看一个历史片,而是在看一段被刻意压低的良心纪录。片子把731部队的实验场景拍得冷得像影像学教材,但那不是科研,那是赤裸裸的人道灾难。看到那些编号、那些记录,胸口就

历史 伦理 孙楠 口述史 731部队 2025-09-29 19:48  2

恒小花:AI人工智能如何重新定义未来生活

在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已从实验室概念演变为重塑人类社会的核心驱动力。它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渗透进生活的每个角落,从智能家居的主动服务到医疗健康的精准守护,从教育模式的个性化转型到交通出行的智能协同,AI正在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与社会结构。

人工智能 算法 能源管理 伦理 信号灯 2025-09-29 18:20  5

辛柏青遭网暴谣言、AI与网络伦理的反思

你是否注意到,当下的网络舆论常将目光聚焦在悲伤与轰动之间?一个人刚刚经历人生巨变,网络上的纷扰却已悄然掀起波澜。演员朱媛媛因病离世后,她的丈夫辛柏青一时间成了舆论的“风暴眼”。既有无端的谣言,还有与其毫无关联的绯闻在各处滋生。这是一次偶然的情感碰撞,还是人工策

网络 朱媛媛 伦理 辛柏青 生者 2025-09-29 02:11  3

审美与道德的互融:论中华美育精神的突出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审美与道德始终是相互渗透的核心维度。从儒家“尽善尽美”的伦理追求,到道家“天地大美”的生存智慧,再到禅宗“即心即佛”的圆融境界,审美与道德从未割裂,并通过“道德审美化”与“审美道德化”的双向运动,构成了中华美育精神的突出特征,使中

美育 互融 伦理 儒家 中华美育 2025-09-29 05:44  4